报窥部分 拨备覆盖率业冷银行盈利增速下滑暖探行趋零三季
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伴随着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完毕,季报银行业利润“零增长成常态”、窥探非息收入明显提升等特征引得市场众说纷纭。行业根据Wind资讯,冷暖率下22家上市银行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04.42亿元,部分拨备日均近30亿元利润仍然显示了“日进斗金”的银行盈利实力,但数据之间也透露出经营者们的增速思路正悄然生变。
部分盈利增速“趋零”轻资产盛行
在我国实体经济持续低迷、趋零金融脱媒的覆盖阶段背景下,过去银行高增长的季报有力支撑因素不断变化,传统的窥探盈利模式承压。

五大行三季报显示其利润增速逐渐趋零数据来源:Wind资讯
记者梳理发现,行业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以个位数占主流,冷暖率下有的部分拨备甚至接近“零增长”。财报显示,银行盈利截至三季度末,工行、农行、交行、建行、中行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.46%、0.63%、1.03%、1.19%和2.48%。不过,工行仍以2227.92亿元维持了净利润第一的位置。
净利润增速下滑,往往主要受到银行净息差下降的影响。在低利率市场环境的不断侵蚀银行利润空间的背景之下,业内普遍认为,一味进行资产扩张的经营模式恐难以为继,通过增加高收益率资产及减少成本负债比重,或提升议价能力,是银行对冲基准利率下调和利率市场化影响的主要路径。
不过,与五大行形成对比的是,今年在A股上市的城商行净利润增速可观。除杭州银行、北京银行净利润增速为7.51%和5.79%以外,江苏银行、南京银行、宁波银行和贵阳银行增速达到两位数。南京银行净利润增幅最大,达22.67%。
事实上,不论规模大小,银行们的经营模式正顺应形势悄然发生改变。记者从多家银行解到,发展理财、资管等“轻资产”业务成为了助推盈利的新引擎。
从财报数据看,五大行前三季度实现非息业务收入5970亿元,不仅同比涨幅超过20%,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从5.7%飙升至31.5%。特别是投行等市场性业务备受各类银行的青睐。
此外以中小银行为例,中间收入增长较快的特点也开始显现。记者查阅财报发现,以兴业银行为例,其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增长40.1%,远超去年17%的的增速;招商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.30%,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上升10.51%;宁波银行手续费收入增幅甚至高达61.4%。
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上个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,投行资管业务成商业银行转型抓手。“投行资管业务中,银行主要充当信用的‘桥梁’而非‘中介’作用,把风险分散在交易的各个环节,减少自身风险资本占用,有‘四两拨千金’的效果。”
资产质量整体无明显改善拨备覆盖率下滑现隐忧
比利润增速放缓更为严重的,往往是来自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行压力。
A股上市银行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,多数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整体上扬趋势虽有放缓,但仍然呈现“双升”。

五大行第三季度不良率仍呈上扬趋势数据来源:Wind资讯
三季度末,今年9月2日上市的新股江阴银行披露其不良贷款率为2.42%,居上市银行不良率最高位;农行不良贷款率2.39%,该数值与上年末持平;建行不良贷款率1.56%,较上年末下降0.02个百分点;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.57%,比上年末下降0.03个百分点;光大银行不良率比去年末下降了0.1个百分点。此外,农行、贵阳银行、平安银行等的不良贷款率都与过去一段时期保持持平。
此外,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“游走在监管红线附近”的也不在少数。
以国有大行为例,据悉,建行的拨备覆盖率首度跌破红线至148 .78%,交行、中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0 .31%、155.83%,徘徊在监管红线附近。
股份制银行中,光大、民生、中信等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逼近监管红线,分别为154.06%、154.4%、154.94%。
一些专家将银行资产质量的“无明显改善”归因于我国去产能、去杠杆的影响下,个别地区、行业信用风险不断暴露的阶段性特征。“由于银行转让的不良贷款增多,市场供应明显增加,而资产管理公司的收购风险增加,不良资产的处置价格下行压力较大,无论是核销还是出售,都无疑会对银行的经营业绩形成相当大的压力。”业内人士如是分析。
“国家队”证金公司减持
市场关注上市银行三季报中的另一个特点在于,“国家队”在二级市场买卖银行股的动向。与中报显示的大幅增持不同,“国家队”之一的证金公司在三季度大幅减持了银行股。
Wind资讯数据显示,截至三季度末,证金公司出现在了中国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等15家银行的十大股东之列,但对其中13家银行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持。
数据显示,三季度末,证金公司持有招商银行8.45亿股,相比半年报减持809万股;持有浦发银行5.77亿股,较半年报减持2240万股;持有民生银行15.33亿股,较半年报减持6254万股;持有工商银行46 .98亿股,较半年报减持3.62亿股。其中,对中国银行股份减持股份数量最多,由半年末的2.7%下降至三季度末的2.53%,减持达4.86亿股。
而从减持比例来看,减持比例最大的是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,数据显示,三季度末,证金公司持有光大银行11.63亿股,相比半年报减持2.39亿股,所持股份比例从3%下降至2.49%,持有民生银行6.06亿股,所持比例从3.69%下降至3.18%。
与此同时,证金公司小幅增持了北京银行8812万股,不过由于新华联在上半年的大举增持,证金持股比例从半年报时期的4.41%降至4.26%,依然稳坐第五大股东。
(闫雨昕)
标签:银行|盈利责任编辑:陈子汉 陈子汉(责任编辑:热点)
-
商务部:我国对中美对话磋商解决经贸问题保持开放态度,希望美方拿出谈判诚意|快讯
摘要:中方多次强调对话大门敞开,但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、平等协商、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。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发展利益,坚持捍卫国际公平正义,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。 ...[详细]
-
今日,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低开,随后翻红走强。午后,三大指数持续拉升,截至收盘均涨超1%。板块方面,半导体及元件、通信设备、酒店及餐饮等板块领涨,贵金属板块走低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报3270.38点, ...[详细]
-
3月21日,深交所官网消息,为有序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准备工作,充分借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经验,深交所以创业板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为基础,发起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规范委员会。近日,深交所 ...[详细]
-
赵子强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,1月份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,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,创单月历史新高。“投资中国可以让你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一些更好的公司”,美国著名投资人 ...[详细]
-
聚焦:全国10余个城市收购存量房项目落地,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利率
上交所发布新版上市基金做市业务指南:12月18日,上交所发布《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第2号——上市基金做市业务(2024年12月修订)》。据悉,修订后的指南调整了主做市商年 ...[详细]
-
首批上市券商2022年业绩快报出炉。1月12日晚,截至记者发稿,国元证券、中信证券双双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。据公告,两家上市券商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与2021年相比均出现下滑。业内人士称,2022 ...[详细]
-
三大指数全天分化,沪指午后一度探底翻绿随后震荡回升,创指维持绿盘运行,地产及产业链相关板块全天强势领涨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报3123.52点,涨幅0.22%,成交额3163.91亿元;深证成指报110 ...[详细]
-
大盘午后震荡反弹,三大指数全线拉升翻红。盘面上,酒店、厨卫电器、机场航运板块涨幅居前,国资云、语音技术等板块跌幅居前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报3261.25点,涨幅0.65%,成交额4016.34亿元;深 ...[详细]
-
职业体系解析:构建角色核心竞争力的起点圣光传说的职业系统以"圣光之种"理论为基础,提供战士、法师、牧师、游侠四大基础职业分支。每个职业的觉醒路线将直接影响后期成长上限,建议新手在初始选择时重点关注技能 ...[详细]
-
2023年以来,上市公司定增热情高涨。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梳理,截至2月9日,开年以来A股已有54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含配套募资),而去年同期仅有18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。从行业来看,先进制造和 ...[详细]